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随着县城学校扩张,乡村学校崩塌势不可挡,农村教育何去何从

    信息发布者:鲁安新华
    2023-02-24 15:02:48   原创

    20150507014206730172[1].jpg

    随着县城学校扩张,乡村学校崩塌势不可挡,农村教育何去何从

    bceab1e121354d33ab7cef5ba7bb08f9_th[1].jpg




    陕西省本地商家渭南市本地商家大荔县本地商家赵渡镇本地商家


    城乡教育发展一直是最近几年大家关注的焦点,毕竟发展的不均衡,县城挤、农村弱、大班额等问题以及成为全社会问题,不利于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9795a55b5a9145eaac24d377d2c5425e[1].jpeg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依然是突出短板,乡村学校依然满足不了农村居民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亟待增加供给数量,提升供给质量。

    2012121916075517[1].jpg


    现在稍微有能力有远见的家长都会选择带着孩子一起去城里打工居住,可想而知优秀学生被县级以上学校“带走”后,影响和带动了一些没用只是,但深受其害的家长,即使身处农村也想法设法让孩子去县城学习,作为家长肯定希望孩子能接触更好的教育资源,这么一来,农村学校的学生每年都在大幅度减少。随着近年来的学校撤并,乡村学校越来越少!




      有些地方鼓励农民教育移民,去城镇工作,带着孩子去城镇上学,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投入,还可以吸纳农民进城,以此拉动城镇的消费和投资。最近几年,因为意识到盲目撤并农村学校带来的上学远、上学贵等问题,“撤并潮”得以改变。可是教育移民也成为很多农民的个体选择,在一些地方,农民生计尚可,利用乡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差,他们仍然选择把孩子送进城读书,而自己留在农村,主要动因就是教育问题。


    1000[2].jpg



      用教育移民的方式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看上去比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小规模学校省力,但是却极有可能带来新的公平问题。即便大部分的农民都进城了,但是终究还是会有一部分农民没有能力或者条件带着孩子进城,只能留守在农村。这部分人的教育公共服务需求如何解决?而且即便是农民进了城,他们在城市中缺乏经济文化资本,能否真正融入城市的发展,也是一个挑战。


    农村学校倒闭,乡村教师出路在何方?

    中国当下的就业类型中,教师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在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人就是走上教师之路。这种就业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无论是发达的城市还是落后的乡村,很多的父母在就业这个方面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尤其是女孩,被父母安排当老师的更多。也难怪,老师这个岗位受人尊敬,工作稳定,和学生一样拥有寒暑假,相比其他上班族,在一些福利待遇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在教师行业中,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处乡村与城镇的结合处,在乡村教学,却住在远离乡村的城镇里。他们虽然也是干着教师的工作,但是工作却繁杂很多,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乡村教师的处境。

    农村学校倒闭,乡村教师出路在何方?

    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当初冲着教师职位去的人多不胜数,好不容易过关斩将,进入教师体制内,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大城市中的学校很多人挤破头想要进去,但是名额就那么多,而且对学历要求也高,层层筛选下来,对于那些师范类毕业的应聘者来说,机会渺茫。在大城市转了一圈,没有被一家学校选上,只能去那些报考人数较少的偏远山区。
    偏远的山村,虽然生活条件不如大城市好,但是起码空气清新,环境好,民风淳朴,比较好相处。那些在乡村工作了十几年的老教师们,当初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到这里的。当真正开始乡村老师的工作后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简单。
    落后的乡村教学条件差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师资力量不足,一个老师往往要身兼多职,几个月的时间还好,如果长年累月下来,任何人都吃不消。最初的昂扬斗志,在一日日的艰辛工作中逐渐被磨平,不是意志力不够,实在是精力有限。


    没有去过乡村的人都会觉得乡村老师的工作可能会更加轻松,没有大城市里的各种比赛,辅导班,评分之类,以为会像电影里拍的那样,老师站在讲台上教孩子们唱唱歌,课间和孩子们做做游戏,放学后带着孩子们走过开满鲜花的山谷,美好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现实却是完全相反,老师们一旦担任多个学科的任务,晚上就要加班加点改作业,除此之外,还要关心学生的其他方面情况。乡村再偏远也有上级领导,也会有定期视察和考核,一个老师本来就够忙了,还要应付领导的检查,可以说是连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所以很多乡村的老师,都选择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虽然简陋,但是不用来回奔波。结婚的男老师孩子老婆在城镇里住,自己和其他男老师住集体宿舍。房间摆设很简单,一张床,一张小矮桌,几个暖水瓶,洗脸盆等,其他就没什么大物件了。
    女老师的宿舍也是如此,吃饭的时候老师们也和学生一样,在学校食堂吃,到了冬天,老师宿舍里生了炉子,也会有老师在宿舍简单做点吃的,这就是乡村老师的住校生活。

    在文化交流不对等的情况下,老师的艰难处境

    在乡村,学生除了学习差之外,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和性格的问题。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里,只有爷爷奶奶陪伴,老人连照顾自己都有些吃力,又有什么精力去看护孩子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例如有的孩子不爱说话,性格孤僻,甚至不爱与人接触,作为老师有义务要告诉父母,但是对于乡村的父母来说,这些所谓的心理问题都是不存在的,他们没有这个意识,也不懂这些,只相信,只要有了钱供孩子上学,其他一切都会好起来。所以在那些大多数的乡村父母眼中,挣钱是第一位。
    这样老师就会处于一个比较纠结的境地,面对现实,不得不妥协,有些差异,是一时半刻无法根除的。再就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文化代沟,导致双方的价值观的不同,从而针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发生冲突。


    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出人头地,考上好大学,但是也存在一些学习不太理想的学生。孔子说因材施教,在就业环境更加多样化的今天,高考已经不再是大多数乡村学生的唯一出路,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技师在今天尤其大受欢迎。

    老师会对那些成绩一般,又不想继续读书的学生建议考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技校,将来毕业了可以直接工作,想要走什么路可以自己慢慢规划。但是大多数的乡村中的孩子,都没接触过国内大学的相关信息,更别说外国大学了,也就不可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
    在学生不能自己规划自己人生的时候,老师在这里就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有些家长认为老师让自己的孩子考职业技校是为了从中获取好处,这种事不敢妄下结论,但是我们 一般都从实际出发,一个成绩一般的孩子,如果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那他的出路在哪里呢?
    同样的,遭受误解的老师们也很心累,自己为学生规划未来出路,反倒落了个拿好处的坏名声。长此以往,老师的那种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人非圣贤,大家都懂得趋利避害,如果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不畅,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乡村任教的老师的未来在哪里

    人们常说,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就很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不敢说十分准确,但是有一定的道理。
    那些常年在乡村任职的老师们,即使他们学识再渊博,思想再前卫,终究抵不过环境的影响。长久在乡村生活,必定要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不是生活改变了你,就是你改变生活,但是大多数人都是被生活改变了。
    一个经常读书、逛展的老师,到了乡村之后,失去了学习的条件,周围乱七八糟的事就能让人忙得晕头转向,哪有时间来提升自己呢?年轻时还好,一旦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再想改变下就业已经来不及了。


    待在学校时养成的习惯已经难以抹去,调到其他乡镇去,自己又没有竞争能力,多年来除了围着学校的大小事转,根本没时间去丰富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没有各种学习资源可供参考。仿佛乡村教师的职业只能干到底,转行或者外调的概率都不太大。

    乡村教师相比其他地区的教师,似乎要面临的东西更多,承受的压力也更大。这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他们被夹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成为一个尴尬的存在。他们为乡村教学奉献自己的一生,但是文化差异导致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隔阂,这个断层的存在是一种文化认知的差异。
    乡村教师的未来该走向何处,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反思的问题。

    214515_3411238847_1_960_647.jpg

    当我们号召教师投向乡村的同时,也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硬件支持

    乡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同样,乡村的学校改革也要一步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虽然说有了师资力量的支持,但是光凭能力是仅仅不够的,我们还要保证那些老师们的知识能够有效的传递给下一代。
    人也像资源一样,需要合理使用。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受业,如果太多的东西压在他们身上,结果只会适得其反,面对当下的乡村教师,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去给他们减压。
    乡村本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存在,如果不能够将知识很好的传递给下一代,那么这种知识间的断层会越积越多,从而使得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在乡村教学的老师们,他们的生活也处在一个被忽略的边缘。在乡村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当地的环境融不到一起,在教学上更是没有一点成就感,反而会使得老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质疑,当初选择这条路,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矛头指向了老师们,孩子作业多归咎于老师,孩子学习不好说老师管的松,而不是从学生本身寻找问题。在乡村更是存在一种现象,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一切都交给老师了,是好是坏都是学校的问题,与家长无关,仿佛家长可以从这个里面抽身而出。

    但是,从客观来说,学生的培养需要老师与家长双方的配合,不是单单一方的努力就可以改变的。而且身处乡村的老师们在文化交流方面还与当地人有着差距,久而久之,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压,不利于乡村教学工作的发展。
    不能为了帮助一个弱势群体,而牺牲掉另一个群体。




    bb98e0850892b60aecbe5b35b2fad126_1547510257_7673.jpg

    乡村教育的初衷不就是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吗?要实现这个理想,不仅仅要靠乡村教师们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把他们一个个从贫困生活中带出来,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教师一直是求职市场中的大热行业,特别是在就业难的今天,教师作为“铁饭碗”真的是太吃香了。不过,当教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在当今社会中,教书育人是头等大事,老师的肩上担负的责任是非常沉重,需要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很多同学都有一个教师梦,奈何自己能力不够或者大学的专业不对口,因此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除了专业对口,还要获得教师资格证,最后还要考取编制。这一层层困难堵住了很多大学生的教师梦。但是就算成为不了正式的教师,还有一些其他的途径可以让想要成为教师的同学站上讲台:到乡村去,特别是到山区去支教。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很多的山区之中,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很多山区的孩子都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教育。世人都说,知识改变命运。那么山区的孩子就更需要获得好的知识来帮助自己走出大山。奈何很多优秀的教师都留在了城市,山区对老师的需求量也逐渐变大。因此也就有了支教这种公益活动。这即满足了一部分同学的教师梦,又让山区的孩子获得了教育。

    6148165309471933687[1].jpg



    很多到山区去支教的大学生可以从教学中一步步地获得经验,也可以为自己在毕业之后的简历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山区的生活可能是支教老师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生活,山区中的居民大多数都为农民,没有城市的复杂和喧嚣,这对支教的老师来说也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放松。




    乡村很多孩子也对支教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支教老师和孩子们可以说是双向奔赴,支教老师给孩子们送来全新的知识,孩子们带支教老师体验不一样的山区生活。这本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在最近却变了味,很多乡村教师都表示求放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乡村教师集体恳求:“行行好,大学生别再来支教了”,原因很现实




    在以前,大学生到乡村去支教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大学生走进乡村是为了给孩子们带去知识,有着为同学们负责到底地决心,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来看待,一心想要他们得到更好的知识,能有更好的未来。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淳朴”之心好像逐渐消失了,很多大学生是为了能让自己的简历更好看才选择去乡村支教,因为去乡村支教属于公益活动,能够参加这种公益活动对学生来说是有益无害的。而且有了这样的经历,能让自己的简历更加漂亮。于是越来越多学生追求去乡村支教所带来的好处,却忘记了支教本来的意义。




    可以说他们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不是为了乡村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知识。有时候一部分来支教的大学生还会因为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差异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而这种负面情绪往往都会带入到课堂之中。与此同时,孩子也会受到支教老师负面情绪的影响,这种负面情绪对于支教老师来说可能只是一时的不快,但是对于很多乡村的孩子来说却是长久的自卑感。




    而且支教这项公益活动的门槛本身就不高,很多学生虽有心参加但是能力不够,没有足够的教学能力对山区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小编认为,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教学方法能让孩子更好地吸收入知识,按照自己的方法盲目地教学有时候会让学生更加地糊涂。而且山区的学生基础本来就比较差,对于很多来自城市的支教老师来说,没有足够的教学能力很难教好这些乡村的孩子。





    对于很多支教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利用假期的时间去乡村进行支教。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非常强烈的,两三个月足以跟孩子们培养起很深的感情。这样一来,支教老师的突然离开,也会让孩子们一下子难以释怀。




    一些支教老师到乡村支教并非是一件好事,有意向去支教的同学们一定要考虑清楚。支教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孩子负责。虽然支教能让自己的简历更加漂亮,在未来找工作中也更加方便些,但是乡村里每一个孩子的前途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才能担负地起这个责任。
    教师职业仍然受到大家的热捧,每年都有无数的硕士生和博士生选择成为中小学教师,在一些大城市,他们的收入水平超过10万。



    与大城市相比,一些中小城市的教师的工资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而基层教师也收到了好消息,因为他们的学位评估将更加容易。

    农村和城市教师之间的差距与城市教师不同,农村教师的收入差距很大,很多教师甚至没有编制,大家都知道 "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他们由于招聘条件、工作年限等不同,在工资待遇上有一定差距。在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不多,甚至出现了一个班50个学生只有一个老师的情况,而这个老师不仅要教语文,还要教体育、英语和数学。基础教师的工作非常辛苦,但回报却很少,有时不得不自掏腰包来帮助自己的学生。农村的教学设施和条件没有城市好,这也导致教师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不过,与城市相比,农村教师的竞争会小很多,但很多大学生并不想成为基层教师,主要原因是工资水平很低,农村环境不如大城市好。





    主要原因是工资水平很低,农村地区的环境不如大城市好。对许多学校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职称,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收入水平,而且还关系到他们的评优和福利。许多教师已经工作了20或30年,但没有获得职称,工资很低,发展受到限制。特别是对于农村教师来说,要想获得资格证书更是难上加难。许多教师已经达到了资格认证的标准,但由于各种情况而无法获得资格认证。为了发展农村教育,国家也做了很多调整,其中最令人羡慕的是对基础教师的职称评定进行了重大调整。




    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的一份文件中显示,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不能受学校岗位结构关系的限制,职称评定可以按照指导意见进行评定和使用。在山东省,教师在基层岗位上工作满30年的,可以直接申请高级职称;从业超过10年的,可以申请中级职称。在山东之外,许多地区的农村教师也得到了一定的福利,他们的工资将增加,使他们每月能多得到几百元的津贴。

    评估一个教师的职称涉及哪些因素?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位有五个级别,即3级、2级、1级、高级教师和高级正职教师。想申请职位的教师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行,大部分地区的申请条件都很接近,目前对教师的职位评价要求也越来越完善。例如,在2021年的阜阳市,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标准与教师的正常教学时间,或继续教育要求有关。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还需要与教师的教学经验、工作业绩、论文情况、工作年限、学校评价等有关。对于教师来说,要想成功评出下一个职称,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当然,如果你想更容易地拥有职称,你可以通过当班主任或写论文来帮助自己活得更高的分数。


    在乡村学校当老师好,还是在县城学校当老师好,一直都是老师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尽管大家所站的角度不一样,但是,长期以来老师们都比较偏向于到县城学校工作,特别是那些在乡村学校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大都比较向往县城的工作与生活,他们认为,县城学校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从师资力量、教学环境以及工作氛围等方面,和乡村学校比起来,所具备的各种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工作上也更适合年轻教师的职业发展,在生活方面的便利就更不用说了,年轻教师都喜欢县城的生活节奏和生活质量,这种趋势也正在向中年教师传导。


    县城学校抢挖农村优秀教师,这种现象在很多地方是确实存在的,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在陆续显现出来,让很多乡村学校陷入困境,面临着师资持续短缺的压力,就像很多乡村教师说的那样,这让我们何去何从呢?有老师说,尽管这种教师选调方式对乡村学校是不公平的,但是,对那些想进城、愿意进城的老师来说,这同样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方面,农村学校经过多年的培养和积淀,刚刚有了自己的后续师资力量,却又在教师选调中流失到了县城学校,使很多农村学校成了县城优秀教师的培养基地,使农村学校成了县城学校的试验田,长此以往的厚此薄彼,是不利于乡村教育的健康发展的;另一方面,那些年轻优秀教师进城也是他们很多人梦想,甚至,有人动用多种关系还不一定能够调到城里,而现在他们通过考试的方式,使自己如愿以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进城梦,农村学校即便是再缺老师,也不便说什么。

    1000[1].jpg

    近十年来,乡村学校的老师就像走马灯一样,你来我往,长则三五年,短则几个月,我印象中有一新分配的女老师来校报到后,当天晚上就走了。


           基于这一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应对措施,为解决乡村学校师资问题,实施了一个定向培养计划,招收本地生源,定向培养,将来学成后必须回所在地学校服务五年以上。


           事是好事,但是生源的质量让人担忧,一个勉强考上高中的,将来回家乡执教?真的为乡村教育的未来担忧。现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口口声声说要教育均衡,乡村引不来、留不住的现状,大家有目共睹,而形式上的支教更是扯 蛋,县城学校老师下乡无非是给将来职称评定谋一个乡村执教的标签而已!

    随着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加大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的改善,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然而,更重要的是纠正年轻一代人的婚姻观、幸福观、教育观,作为教育者,我们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


    14477fb54e6b423f97ef4118123d9eaf[1].jpeg


    打赏捐赠
    13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村民评论
    鲁安章成2023-03-25

    教育产业化功利化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啊!

    回复

    刘妹妹2023-02-24

    如今教育发展功利化啦?

    回复

    快看看去2023-02-24

    农村人纷纷进城——乡村会不会消亡?

    回复

    宋家村2023-02-24

    许多地方的村里都没有学校了!

    回复

    鲁安新华2023-02-24

    没有学校的乡村是没有灵魂的!

    回复

    黄河龙2023-02-24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老百姓的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好的教育!

    回复

    六月鲜2023-02-24

    没有学校的农村该何去何从?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

    回复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