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认证认可专家组对我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我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相关工作汇报。专家组一致认为,我县作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单位,在推动全域有机产业规划与发展、扶持、组织协调和有机产品全产业链接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验收工作准备充分。
近年来,我县全力以赴开展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截止2016年底,全县初步建成了有机冬枣、有机莲藕、有机葡萄、有机杂粮等产品基地。
通过创建,我县让有机产品的这张名片靓丽起来,在环境治理上,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开发,围绕“净空、净土、净水”,为有机产品提供良好的环境。让有机产品走出国门、走向高端市场,最大限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让老百姓增收致富。
国家认监委以认证认可作为有效抓手,会同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重点县中运用有机产品认证服务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绿色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先天优势,帮扶发展有机产业,激发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使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开发转化成效益,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机认证服务精准扶贫路子,形成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发展新模式。
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示范创建:“精准脱贫”惠农户
目前我国已有84个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其中贫困县有32个,部分县市利用有机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已探索出了一些成熟经验,为我国精准扶贫提供了可复制的发展模式。例如西藏日喀则市18个县区一起确定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工作,日喀则市“有机之乡·生态家园”叫响了全西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有机农牧业发展,实现了农牧民增收,其中亚东有机木耳人工种植,实现群众户均增收4300元;南木林有机马铃薯比传统种植每亩多增收500元;尤其是岗巴羊经济圈效益越来越好,带动岗巴羊经济圈农牧民人均增收1500元。河北丰宁县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工作,打造了黄旗有机小米产业,获证企业的收入翻了番,同时带动大批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培训帮扶:“脱贫尖子”传帮带
强调“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困难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杜绝‘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要‘授人以渔’”。专门成立了有机认证扶贫专家团队,对贫困地区开展有机技能培训和产业提升规划,编写培训教材开展有机技能培训,坚持“在山水上做文章”、坚持“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通过培训指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发展有机农业实现脱贫。通过培养“脱贫尖子”、探索建立贫困地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等,让“弱鸟学习先飞”“先进带动后进”,逐步实现整体脱贫。
搭建平台:“推拉机制”集众力
帮助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贫困县搭建产、供、销平台,与中国联锁经营协会、中小企业外贸服务平台、电商销售平台等对接,推动有机认证扶贫,通过认证标志传递扶贫信息,建立信任。鼓励零售商销售、消费者购买来自贫困地区的有机产品,实现“环境可持续、质量有保证、产品有市场、销售有渠道、消费有群体”的可持续扶贫模式。9月29日-30日,认监委将在北京举办 “全国有机产品认证扶贫成果展示”,邀请有机认证扶贫单位进驻商超布展,宣传有机认证扶贫成果,一方面助力有机产品认证扶贫单位打通销售渠道,畅通有机认证扶贫产品的销路;另一方面进一步增进社会公众的了解,让消费者选择来自扶贫单位的有机产品,让爱心奉献的更加放心。
传递信任:“认证扶贫”连爱心
引导认证机构对贫困地区有机生产企业降低有机认证费用与有机认证标志使用费,提供有机认证技术服务。由地方认证监管部门、扶贫部门合作和认证机构合作,对来自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养殖或参与生产加工的有机产品,在使用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基础上附加“认证扶贫”字样,从而让消费者、零售商精准识别,精准购买,实现“精准扶贫”。
上海绿缘三元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www.lvyuankeji.com)总部位于上海,生产基地位于信阳,厂区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年产20万吨“月笙牌”碳菌肽素系列肥料。公司拥有20余名国家级科研专家和先进的德国自动化智能生产设备。精选十几种优质纯植物源原料,采用嗜氧—厌氧复合发酵技术,通过无污染、无生态破坏的先进技术工艺流程,以有机碳、生物菌、多肽类物质为营养元素,研制出替代化肥、复合肥、传统有机肥等其他肥料的碳菌肽素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为作物提供全方位的营养方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