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乡土文化与乡村振兴

    信息发布者:鲁安许进学
    2020-09-04 07:10:16   转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乡土社会、源于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乡村社会的“根”与“魂”,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只有坚持文化先行、以文化人、以文铸魂,推动乡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造转化,才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激励、智力支持和道德滋养。
    深刻认识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对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
    乡土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存留,是在农村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协同演化和动态调试下所形成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重建乡村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人文精神和道德精髓,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对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u=1308999057,2404615766&fm=26&gp=0.jpg
    满足农民多样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逐渐充盈,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乡土文化承袭了农耕文明的精神价值、道德观念、思想智慧的优秀基因,传承、保护和创新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引导群众自我表现、自我展示,能够增强乡村文化供给的内生动力,有效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必然要求。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中蕴含着一系列价值观念、伦理规范,比如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过失相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这些文化精髓、伦理道德,深深扎根在中国农村的广袤土地上,是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伦理文化,充分发挥乡规民约和道德体系等的规范功能、教化功能、濡化功能、约束作用,有利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纯朴民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培育壮大乡村产业的重要动能。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与农业、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既是培育农村经济新模式、新业态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的重要途径。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通过概念包装、创意故事、宣传放大、商业营销,推动文化资源项目化、产业化、资本化,有利于把沉睡的乡土文化资源唤醒,使之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一样,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因素、重要动能。
    推动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和创造转化
    u=1552375911,266756191&fm=15&gp=0.jpg
    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各地在推进乡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造转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一些地方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濒临消失、文化与旅游“两张皮”、乡土文化创新动力不足、乡土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等等。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动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和创造转化,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保护利用乡村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乡村“静态文物景观”。加强对花山岩画、兴安灵渠、黄姚古镇、少数民族村寨等重要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对相关技艺、审美、观念、价值进行识别认知和提取,加快完成文化碎片的拼接与修复。打造“静态文物景观”,助推乡村振兴“塑形”,使乡村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文化品位不断提升,让农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持续增强。
    活态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乡村“动态表演景观”。尊重文化差异性,保持文化多样性,通过建设传习所、非遗传承基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培育非遗传承人等途径,促进壮族戏剧、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嘹歌、瑶族蝴蝶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接续发展。通过打造“动态表演景观”,助推乡村振兴“塑神”,充分展现广西的文化魅力、艺术特质,彰显地域特色、民族个性,为乡土文化、民族文化持续发展提供创新灵感与推动力量。
    坚持创新性发展和创造转化,促进乡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许多地方通过推动乡土文化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业,既拓宽了群众收入渠道,又激活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广西乡土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大力推动乡土文化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一是制定科学规划,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强化规划引导,注重谋划策划,融入民俗演艺、民族节日、特色美食,以及文创类艺术品、工艺品等,建设一批品味高、特色浓、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点。二是立足乡土文化,创作文艺精品。利用乡土文化遗产唯一性、活态性、独特性的文化价值,紧扣骆越文化、稻作文化、红色文化、边疆文化、海洋文化的主题内容,立足民歌、戏曲、曲艺、乐舞、铜鼓、壮锦、陶艺及跨界融合的艺术形式,潜心加工、精心打磨,创作一批表现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强的文艺精品。三是加强产品营销,深挖市场潜力。建立多途径、立体式、全媒体的营销宣传和推介机制,制作形式多样、品质精良的主题宣传品,运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进行全媒体式推介,打响广西乡村旅游品牌。

    村网通大系统

    公告更多

    有奖征文《我与村网通的故事》

    按地区查找村庄: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打赏捐赠
    4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